
中新网北京10月10日电 (张静)金秋时节,螃蟹肥美,菊花泛黄,正是品尝螃蟹的好时节。然而最近,宁波一家三口因吃了自制的生螃蟹,独自出现健康问题。其中一位阿姨甚至因感染性休克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。月经培养结果证实,罪魁祸首是沙门氏菌,它来自于生腌蟹盘。生腌制食品会带来沙门氏菌、创伤弧菌等病原微生物,对免疫力较弱的人造成致命的风险。这个案例提醒我们,在享受螃蟹美味的同时,要注意科学的食用技巧,避免带来健康问题。
螃蟹的营养优势
螃蟹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,而且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。从营养角度来看,蟹肉是优质动物蛋白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。对维持肌肉力量、预防肌少症有积极作用。此外,螃蟹还含有丰富的钙、铁等矿物质。钙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,铁参与血红蛋白合成,对改善缺铁性贫血显着有益。
螃蟹的正确吃法
想要安心享用螃蟹,就需要掌握科学的食用方法。以下5点建议供参考:
1. 烹饪:彻底煮熟,拒绝“生食或干喝”
螃蟹生活的环境复杂,其体表、鳃、胃肠道等成分均可携带细菌和寄生虫。因此,烹调时应煮透。建议开水后继续煮一会儿,直到蟹壳完全变红、蟹肉稳定、不粘壳为止。想要制作醉蟹,就需要使用新鲜的螃蟹,并用优质的腌料来腌制。葡萄酒存放时间超过48小时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高英指出,孕妇、儿童和胃肠功能较弱的人应避免生饮食物,以减少健康风险。
2. 处置:去除“脏部分”,降低健康风险
吃之前,需要把螃蟹的四个“残”彻底去掉:蟹腮、蟹胃、蟹心、蟹肠。这些部分容易积聚细菌和杂质,去除它们可以显着降低食品安全风险。
3、食物使用:控制频率和份量,不贪过量
成年人一次吃1-2只中型蟹(每只蟹约100-150克)为宜,每周不超过3次。成人、儿童及消化功能弱者需减少剂量。建议同时服用半粒,并避免同时吃其他高蛋白食物,以减少摄入量。胃肠道反应。
4、搭配:选择合适的搭配,避免“禁忌组合”,建议搭配姜末和醋制成的蘸酱,既能去除粘味,又能中和蟹肉的寒性。紫苏叶也可以与螃蟹一起煮或摆盘,以配合饮食习惯。高英医生表示,中医认为蟹肉性寒,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,帮助分解高蛋白,而紫苏性热,可以减少腹胀、腹泻的风险。
5、时效性:坚持现煮现食,蟹的剩菜需“两煮”
螃蟹最好吃新鲜煮熟的。煮熟后存放螃蟹的时间越长,细菌生长的风险就越高。如果有剩菜,需要煮沸并铲米(不超过24小时),并再次煮沸10分钟以上b再次吃饭之前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建议反复加热,不影响口感和营养。
这些人吃螃蟹要小心
螃蟹虽然营养丰富,但并不适合所有人。以下人群需要特别关注:
1、高胆固醇、高脂血症患者
蟹黄、蟹膏中胆固醇含量较高。食用它们会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升高,加重动脉硬化、冠心病等病症。建议少吃或不吃。
2、脾胃虚寒的人
经常出现腹胀、腹泻、怕冷等症状的人应避免食用性质寒冷的螃蟹,因为它们很容易刺激胃肠道,引起胃痛和散渍。
3、过敏体质的人
有些人对蟹肉中的蛋白质过敏。食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刺激症状n、出现皮疹、腹泻,严重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,因此应避免食用。
4、痛风、高尿酸患者
螃蟹属于中高嘌呤食物。高英博士认为,食用螃蟹会导致这一人群的关节疾病。有痛风病史的人应严格限制甚至避免吃螃蟹。
5、肝肾功能不全者
螃蟹中的蛋白质和嘌呤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。肝肾不好的人吃了之后会增加脏器的负担,影响病情的稳定性。
6.孕妇及儿童
孕妇可以少量吃彻底煮熟的蟹肉,但需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控制;儿童及肠胃动作尚未完善,建议少量食用,以免消化不良引起不适。
健康提醒
1.不建议吃dead 螃蟹
螃蟹死后,细菌会迅速繁殖,并产生组胺等毒素(高温无法去除)。吃螃蟹后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脱水等症状。无论是河蟹还是海蟹,死后都不建议食用。
2.澄清“螃蟹与柿子同食”的误区
“螃蟹和柿子同吃会中毒”并不完全。关键在于柿子的间隔和选择。间隔2-4小时食用,选择成熟的软柿子(单宁酸含量低),一次吃不超过1个柿子,以减少不适的风险。
3. 如果您认为身体不适,请立即就医
如果吃螃蟹后出现持续性腹泻、皮肤过敏、心慌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需要尽快就医,以免延误治疗。
只要你掌握了科学饮食技巧掌握好技巧,避免食物纠纷,享受螃蟹的美味,保护自己的健康,让这个珠光宝气的秋天增添更多的幸福。 (超过)
AI漫画评论|回到历史是危险的!
一家三口因吃螃蟹入院,尝试新鲜事物成为高危行为?
“中国代购”热潮彰显中国制造全球魅力
从故宫到人民博物馆:百年历史的故宫为何“重生”?
金价破4000美元,还要多久才能再上一个台阶?
国庆中秋出行超24亿人次,体现消费新变化
说说土家族摆手舞和迪斯科
假期的美好开始!上证综指守3900点创10年来新高
体重和肥胖会损害您的骨骼!呼吁专家:管理体重并增强体力骨头
中国“双节”期间人们旅游热情空前,假日经济呈现海南产业经济新观察:一块冲浪板引发消费新热点
一根杆子“长”出智慧之根:综合智慧杆阐释广州数字经济主要领域
2025年国庆票房超18亿,此类大片最受欢迎
为什么要用蚯蚓钓鱼?也不在水里。
水乡教育平潭:歌里忆江南
寒露节气将至:为什么要吃线嘎?
70年前的今天,钱学森回到中国
这辈子一定要去吴桥看杂技,进“江口”!